近日,国际教育学院组织90余名中外师生走进千山,开展地域文化考察实践教学活动。师生们在登山途中打卡无量观、挑战夹扁石,听老师们讲述千山的起源与传承,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融的深邃意境,于一步一景中体悟“天人合一”的东方哲学。

刚进入景区,王琳琳老师便结合沿途风光,为师生们讲述千山历史。她介绍千山古称“积翠山”,早在辽金时期就已成为名胜,历经千年发展,不仅留存了唐代古城遗址、明清道观群,还流传着“千朵莲花山”的传说,每一处景观都是历史的印记。 留学生们听得入神,不时举手提问,对这座 “历史名山” 充满好奇。

行至财神庙前,程程老师详细讲解庙宇的历史背景。她讲解财神庙的建筑特色与供奉习俗,告诉留学生们这座财神庙始建于清代,虽历经修缮,但保留了传统建筑格局,庙内的木雕、壁画都有着吉祥寓意,既体现了民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“诚信营商”的理念。来自俄罗斯的安娜还拿出笔记本,认真记录程程老师讲述的历史故事。


抵达无量观时,李侠老师作为主讲人,围绕这处道教名观展开介绍。无量观建于清代康熙年间,是千山道教的核心场所,观内的“太极石”“八仙塔”等景观,既遵循道教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。不少留学生被道观的古朴氛围吸引,纷纷趴在观前石阶上,拍摄道观与山峦交织的景致,感受传统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之美。

随后,师生们来到 “夹扁石” 景点,体验这处千山特色景观——两块巨石间仅容一人侧身通过。张萌老师笑着介绍:“‘夹扁石’除了是自然奇观,还流传着‘过此石能祛灾避祸’的民间说法,大家可以亲自感受这份独特的乐趣。”留学生们依次尝试通行,有的小心翼翼调整姿势,有的与同伴互相鼓劲儿,现场充满欢声笑语。俄罗斯留学生乌娜通过后直呼:“既紧张又有趣,这是今天最难忘的体验!”

本次千山文化实践教学活动,是学院对“语言+文化+实践”三维一体育人模式的一次成功检验,为探索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。活动通过沉浸式、互动性的深度体验,将文化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自然与历史现场,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文化实践,构建更加立体的中国文化认知路径,助力留学生从“感知中国”逐步走向“理解中国”,并最终成长为“讲述中国”的友好使者,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