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,鞍山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波兰、韩国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埃塞俄比亚、土耳其、乌兹别克斯坦、贝宁等9个国家的60余名留学生走进鞍山钢美术馆,以“中文:穿越时空的礼物”为主题,开展沉浸式汉语实践教学活动。活动融合艺术鉴赏、文化课堂与互动体验,将联合国中文日与谷雨节气巧妙结合,为留学生打造了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精神盛宴。
在钢美术馆馆长崔全顺教授的引领下,留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正在展出的“色彩派对——周冰个展”。崔全顺教授向留学生们介绍,钢美术馆的前身是鞍钢党校俱乐部礼堂,经过改造后成为工业遗产与当代艺术融合的文化地标。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艺术家周冰近十年创作的44幅作品,以灵动的猫和娇艳的花朵为核心元素,构建出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世界。
活动中,留学生们还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24节气”中国文化课。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源自‘雨生百谷’的农耕智慧,同时也是纪念仓颉造字的日子。联合国将中文日定在谷雨,正是因为中文如同这场‘谷雨’,滋养着世界文明。”留学生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汉语课堂,了解了节气的历史来源、气候特征、农业意义,并透过节气表象,深入理解中华文化。
活动尾声,留学生们席地而坐,体验“24节气汉字涂色”实践活动。在印有“谷雨”“清明”“霜降”等24节气名称的涂色卡上,留学生们用彩笔为汉字赋予色彩,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视觉符号。
此次活动是鞍山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“语言+文化+艺术”实践教学模式的又一创新。活动将美术馆作为移动课堂,让留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感受中文的温度,呼应了联合国“增进文明交流互鉴”的倡议,更通过谷雨节气的文化解码,向世界传递了中文的历史厚度与当代活力。未来,国际教育学院还将结合鞍山的工业遗产、非遗技艺等资源,开发更多沉浸式课程,让中文学习成为跨文化理解的纽带。